/ 美術 / 隨寫 / 接案 /


今天整理過去學生時期資料時,發現了當時在圖書館看書時的筆記:是關於行為的檢視與分析。
那時後的筆記有點雜,關注的重點在不同篇幅都不太一樣。
「消費體系下的自我定位與目的」是那時後去找這些資料的動機。

就讀美術系的優點是,能夠學習從古至今人類的生活型態與社會意識形態,因為文明與藝術無法做切割,學習的多,就會有比對、沉思,引發更多可能性的追求。

社會議題是有很多東西可以探討的。

從最淺的來看,在一個時代的特定環境下,會影響一個人對於「成就」的定位。
當這個「成就」的定位偏離了真善美,就容易產生對生命的撞牆期。

比如社會主流價值若是追求表面的亮麗,就不會有太多人在乎亮麗背後人性的耕耘與內涵;為求得認同感的高獲得率,就如擠沙丁魚的搶得先機與捷徑。
但等掌聲停了,卻找不到一絲安寧。

當然這個例子比喻的有些強烈,做為人,無論誰都是在追求卓越與掌聲的;但我想表達的是,在'追求"與"自處"之間,該如何掌握那ㄧ點理智,掌握自己的頭腦,抵禦閻浮眾生與環境誘惑。

所以鑑上述,偶爾小編會注意消費學、動機理論這樣的小標題,做一個小小的串聯。

檢視與分析,是以上述'追求"與"自處"兩者間很好的衡量標準與方法,目的性往往會影響動機,當自己了解了這一切以後,才有機會做調整。
單單看著表意識中所理解到的"現狀",並無法改變什麼。因為人無法預測未來將會如何,所以需要用測量來推算。
基於這樣的理論,慢慢推敲出生活需要哪些改變才能如計畫的步向期望的方向。
要不然,空想,永遠都只會原地踏步。




這篇文章的標題是「動機與精力的去向」,由於偶爾我會問自己這三個小標:為什麼我...(動機)、效率怎樣怎樣...(精力)、我想要達成...(去向)。

首先就先拿「消費目的」來起頭。
當找到了生活最底層的需求,從這裡尋找自己生活的目的,就能夠找到線索,了解自己、調整自己。
從習慣的消費狀態,蓋括性將"工作"、"生活"或是別的領域開銷,做一個比例圖,來了解這陣子自己的重心是擺在何處。
自己看自己都不太準,正所謂近墨者黑,但用發票來看自己,就還挺准的。
想想,這些消費是以什麼做為衡量的標準:是一時衝動嗎?是必要的嗎?
有多少開銷是自己無意識下的結果呢?這些無意識下的消費標準,與自己理智下的標準,有多少是一致的、有多少是不一致的。
如此的比對,就能夠找到調整的方向與空間了。

學藝術學最多的就是無意識下的創作方法,這在生活中很適極其重要的主題。
無意識,是來自很多不同的面相。
它可能來自自己未能滿足的部分、或者逃避...等。
它時常偽裝成另外一種型態,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騙自己。
也或許,環境中所接收到媒體,在一定程度上的暗示引發一連串的消費刺激。
但這一切的分析工作,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容易受刺激的點。
找到自己的刺激點,是為了能讓自己更好,因為這能更了解自己。

人在無意識間,大腦會配合淺意識,一起串通把精力花費在能使「快速取得成就感」的事物上,讓身體主人享有立即可見的成就。這是人性,沒有什麼不對。
人的大腦天生就有如會計的本領,自主的衡量收穫與成效,另外,同時擁有另一種能力,那就是階級分別的本領。
很自然的,人們會去區分公司的大與小、成就、優劣,大公司第位較高小公司則相反等。
人類與生俱來的人性使我們不自主的去區分衡量成功標準,以此提高生存能力。
但人的智慧有時並不是天生具足的,浮於表面的,看不見冰山一角下的巨大危機。


大家生來都在學習,學習用什麼方法、用什麼理論取得效益。
但久了,就像老是在一股勁延展的彈簧一樣,會缺少彈性與延伸性。
人性做事需要技巧,但更需要柔軟來面對生活。



以上舉了那麼多例子,像在反證功力取向的劣處,但在此,我是想提供反思,為什麼在每個人豐衣足食過後,那麼多人不斷在倡導反功利主義,其中價值的背後,有個極其重要的因素,那就是孤獨。

在大環境下,人們習慣了都市化形態,習慣了功利主義帶給自己吃穿用度的保障。
遠離了"生存"的困頓,隨之而來,將迎來巨大的,對"孤獨"的抗衡。
當沒有了生存的煩惱,沒有了戰爭,人性的發展就走向孤獨(暴力孤獨,情慾孤獨,語言孤獨,革命孤獨,思維孤獨,倫理孤獨)

Art House. Powered by Blogger.